DOI:
矿床地质:1998,Vol.>>Issue(Z2):385-388

内蒙古赤峰地区金等成矿元素丰度以及金矿物质来源探讨
中国科学院矿物资源探查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摘要
图/表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摘要点击次数: 1411   全文下载次数: 1616   点此下载全文
        
中文摘要:早期发表的金丰度数据相互不能对比,除了分析灵敏度不够以外,主要原因是不同作者采用的数据处理方法不同,可能混人蚀变矿化样品所致。该文采用逐步剔除计算成图求拐点以及直方图累积概率曲线求拐点确定金背景上限值为5.0×-9。据此计算出赤蜂地区花岗岩金丰度为1.23×10-9,变质岩金丰度为1.88×10-9,全区岩石金丰度为1.35×10-9。根据变质岩、花岗岩中Au等成矿元素丰度以及元紊组合特征,指出太古宙变质岩为金矿原始矿源层(间接来源,通过花岗岩重熔),花岗岩类岩石是金矿的再生矿源岩(直接来源),而闪长质岩石则是成矿物质的主要提供者。
文章编号: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九五"重大项目资助课题(KZ951-B1-404)
引用文本:
赵善仁,孙世华,毛骞,姜能.1998.内蒙古赤峰地区金等成矿元素丰度以及金矿物质来源探讨[J].矿床地质,17(Z2):385~388
.1998.[J].Mineral Deposits17(Z2):385~388
图/表
您是第242461696位访问者  京ICP备05032737号-5  京公网 安备110102004559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地  址: 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6号 邮编:100037 电话:010-68327284;010-68999546 E-mail: minerald@vip.163.com
本系统由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