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矿床地质:1998,Vol.>>Issue(Z4):809-812

栖霞金矿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和成因机制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大学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摘要
图/表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摘要点击次数: 1524   全文下载次数: 1613   点此下载全文
        
中文摘要:栖霞金矿床的铅同位素组成具有两阶段异常铅的特征,二阶段等时线与μ=7.95单阶段增长曲线的上交点和下交点年龄分别与金矿床和胶东群变质岩的年龄相一致。金在变质过程中的活化预富集和深部隐伏花岗岩体热驱动大气降水深循环淋滤作用,是金矿床形成的主要原因。
中文关键词:铅同位素  异常铅  金矿成因  栖霞金矿
文章编号: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引用文本:
徐光平,翟建平,胡凯.1998.栖霞金矿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和成因机制[J].矿床地质,17(Z4):809~812
.1998.[J].Mineral Deposits17(Z4):809~812
图/表
您是第242454389位访问者  京ICP备05032737号-5  京公网 安备110102004559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地  址: 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6号 邮编:100037 电话:010-68327284;010-68999546 E-mail: minerald@vip.163.com
本系统由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