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矿床地质:2002,Vol.>>Issue(Z3有色金属):476-479

北祁连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矿石组构特征及其对成矿作用的示踪意义
中国地质大学
Ore Fabric and Its Tracing Signification to Volcanogenic Massive Sulfide Deposits in North Qilian Mountains
()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摘要
图/表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摘要点击次数: 1166   全文下载次数: 1621   点此下载全文
        
中文摘要:对北祁连造山带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的矿石组构的观察发现,矿石以纹层构造为主,发育少量浸染状、块状和气孔状构造,在挤压变形强烈地段纹层被透镜化,发育透镜状及不规则团块状构造。矿石结构按成因可分为6类19种,6类分别为:与重结晶作用有关的结构、交代结构、变形结构、固溶体分解结构、表生作用形成的结构。由矿石矿物共生组合、纹层状构造及不同成因类型的结构显示,矿床经历了火山喷流-沉积作用、变质退火作用、韧-脆性变形作用及表生风化作用,矿床成因为远源黑矿型块状硫化物矿床。
文章编号: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基金项目:国家计委国地司科技找矿项目《祁连清水沟—白柳沟地段块状硫化物矿床地球化学找矿靶区优选及矿石组构与成矿作用研究》(JG9471903-1)
引用文本:
王苹,陆建培,蒋敬业,李方林.2002.北祁连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矿石组构特征及其对成矿作用的示踪意义[J].矿床地质,21(Z3有色金属):476~479
.2002.Ore Fabric and Its Tracing Signification to Volcanogenic Massive Sulfide Deposits in North Qilian Mountains[J].Mineral Deposits21(Z3有色金属):476~479
图/表
您是第242458347位访问者  京ICP备05032737号-5  京公网 安备110102004559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地  址: 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6号 邮编:100037 电话:010-68327284;010-68999546 E-mail: minerald@vip.163.com
本系统由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 
手机扫一扫